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血液科普 -> 境外无偿献血一瞥
境外无偿献血一瞥
发布日期:2008年6月19日
文章作者:
世界各地的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在香港
香港是1952年开始推行无偿献血的,当时由于旧的传统观念,只有两位华人献血。几十年过去了,620万人的香港,由最初的每年只有1000多人献血到现在的每年有18万人献血,无偿献血已成为许多港人的自觉行动,其华人的比例由过去的3%猛增至97%,基本满足了香港的免费用血。
·无偿献血在台湾
1974年,台湾无偿献血在5%,成分输血为0,献血员只有3749个。1994年,台湾130万人次全部是无偿献血,占总人口的5.9%,成分输血为92.1%。
·国外是怎样开展无偿献血?
1948年国际红十字会向世界各国提出要求:医疗用血要采取无偿献血和免费用血。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决议,敦促成员国加速自愿献血的发展。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已达到医疗用血全部或大部分来自无偿献血。发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也有经济欠发达的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尼泊尔、缅甸等,都实行了无偿献血制度。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无偿献血意义和血液生理知识的宣传教育。日本、法国、德国等号召人们参加献血的宣传画、标语口号等到处可见,有关献血的小册子在血站或红十字会可以自由索取,献血纪念邮票已成为宣传献血的一种重要方式,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发行过近100种与献血有关的纪念邮票,在市内繁华区设有献血宣传牌。献血的好人好事经常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进行报道,无偿献血已经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献血知识教育。日本允许家长带孩子到血站,父母献血时孩子在一旁观看,澳大利亚等国,在中小学设有献血知识课,学校定期带学生到血液中心采血现场参加,让学生了解献血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就懂得献血是每个人应尽的社会义务和献血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就懂得献血是每个人应尽的社会义务和献血不影响健康的道理,长大以后成为一名自愿的光荣献血者。
许多国家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带头参加献血。孟加拉国总统艾尔沙德、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约旦国王侯赛因、奥地利总理弗拉尼茨基、日本首相中曾根等都参加过献血。日本明仁天皇1989年56岁时献血15次,还继续参加献血。尼泊尔国王马享德拉、首相坎帕·比斯塔都曾多次带头献血。赛内加尔共和国迪乌夫总统和夫人伊丽莎白双双献血。这些领导人亲自参加献血对各国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尼泊尔王国在马享德拉国王的带动下,于1982年就实行了无偿献血制度。
在许多国家,公民献血后吃几块点心,喝杯饮料,就各自去干自己的工作,从不领取任何报酬,人们把献血看作是健康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是很普通而平常的事。
·献血与邮票
方寸之地的邮票也是宣传献血工作的重要窗口,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发行近100种与献血有关的纪念邮票。
第一枚邮票是1942年由匈牙利红十字会与邮电部门共同设计发行的。1974年是国际红十字献血年。同年,举办了以“献血挽救生命”为主题的邮票设计,推动了许多国家通过邮票——这个旅程不受限制的万能使者,敦促世界各国的人们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丹麦、德国都发行了纪念邮票,邮票上的一瓶血和救护车上的闪光信号灯,都表现了“献血以挽救生命”这句口号作为邮票画面的重要部分。
埃及献血组织的标志呈圆形,主图是张开又臂迎接一滴血的人形;科威特献血组织的标志也呈圆形,图案是红新月中的一滴血和持麦穗的双手;比利时献血邮票则通过生命之树,钻石形的血滴,鲜血与生命之苗等图形,表现了鲜血与生命的密切关系。
献血邮票的发行,引起集邮者的兴趣,给世界各国邮票收藏家们增添了集邮的内容。在集邮界把献血、输血内容的邮票,称为“血液事业”。
就目前所知,非洲有阿尔及利来、贝宁、布隆迪、乍得、埃及、马里、雷尼昂岛、卢旺达、多哥、突尼斯、上沃尔特。美洲有巴西、圭亚那、墨西哥、尼加拉瓜、圣文生加勒比群岛、美国,圣比埃尔和米克朗。亚洲有印度尼西亚、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日本、泰国、韩国、黎巴嫩、蒙古。欧洲有阿尔巴尼亚、比利时、保加利来、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匈亚利、卢森堡、摩洛哥、荷兰、西班牙、罗马尼亚、瑞士、土尔其、南斯拉夫、前苏联等国家均先后发行过血的邮票。
·成分献血在美国
美国早已全部实行无偿献血。大约每年有6%的人献血,其中95%以上为成分输血。美国每个大城市有一个血液中心,向周围地区所有医院提供血液服务,在乡村也设有采血点,有采血车。
·无偿献血在法国
在法国,一年四季,常可以看到输血中心的采血车停靠在大学或机关的门前路旁,登车献血者络绎不绝。医生根据献血者的身体状况决定抽血数量。献血后,一杯咖啡加奶便是酬谢。
法国的无偿献血制度以免费、自愿和匿名为原则,自1952年开始实行。尽管各地区存在着差异,但全国平均每年有近400万人次献血。这些献血者捐赠的血浆每年拯救150万人的生命。在法国动手术、输血的费用十分昂贵,但由于法国的献血、捐献器管等方面有欧洲最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因此从未出现过买卖血液的“红色淘金热”现象,也没有发生许多有偿献血国宝遇到的供应困难。法国人为无偿献血制度的成功一直感到骄傲,认为提倡团结一致、互相友爱的“法兰西精神”,比用冷酷的金钱交易方法更容易动员献血者。法国各地都有民间自发组成的“献血者协会”,近年来献血者中年轻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如法国马赛市,四分之一的献血者是24岁以下的大学生。
·日本的无偿献血
日本从卖血过渡到无偿献血整整经历了10年的时间,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1、政府重视:政府把献血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纳入政府工作规划,并制定了有关的方针政策。
2、宣传工作卖势浩大:把能发动的部门和能利用的一切宣传工具充分发动和利用起来。
3、官员带头无偿献血:规定凡就任政府厚生省大臣一律献血一次,都、道、府、县官员每年献血一次,超过年龄或因病不能献血的,要到血液中心当一天负责人或组织一次献血活动。
4、呼吁并规定民众献血:凡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或在成人纪念日时,集体献血一次;参加工作或司机办理开车执照时,每人献血一次;“五一”劳动节,工会团体公务员和工人集体献血一次;妻子生孩子时,丈夫献血一次。
5、规定每年7月为献血活动月:此月,是献血宣传教育和无偿献血的一个高潮,以引起各界对献血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6、献血教育从少年儿童抓起:安排献血知识课,并组织学生到血液中心参观。
·摩洛哥斋月献血
斋月是摩洛哥人义务献血的时候。斋月为伊斯兰教的圣月,教徒要把斋一个月。在此期间,每天太阳出升后到太阳落山前这段时间不能进食不能饮水,太阳落山后人们开始吃饭。据说斋月的目的是让教徒体验穷人的艰辛,把斋月中节省下来的食物施舍给穷人,因此,这是奉献之月。献血也是一种奉献举动,所以,这个月献血的人很多。首都拉巴特血库每年斋月都设临时采血帐篷,义务捐献自己的血液。
·瑞士人下雨天去献血
在下雨天,一个精明的瑞士人可以将所有的事情都搁置在一边而去参与献血。据说这是作为防备未来不幸事件的一种保障。当一个输血服务机构的流动小组到达了,其场面之热闹不亚于盛大的仪式。当地所有的居民们都毫不犹豫地捐献他们最宝贵的鲜血,而回报的只是一杯咖啡和一块蛋糕而已。
·各国献血量及献血年龄
我国献血法规定,公民每次无偿献血量为200—400毫升,每次献血(指献全血)间隔时间不少于6个月。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献血人次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即能满足该国临床用血的需要。4%的献血率是每个国家献血组织首先要达到的目标。
很多国家根据该国的血源情况和临床用血情况对献血年龄和每次献血量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从一个献血者采集的血量与他的血容量有关。科学分析表明:人体平均每公斤体重含血液约70毫升,采血的安全指数是不能超出全身血量的12%。因此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不应当要求他献出超过420毫升的血。一个体重70公斤或更重的人献血时最多不超过500毫升。
采集血浆的最大量,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世界卫生组织和红十字会建议采集血浆的最大量每次不超过600毫升,每年最多不超过15升。
下面是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每次献血量的规定(单位:毫升):
美国:450±45
德国:500
英国:450
法国:400--450
加拿大:450
比利时:385(体重×7.5毫升以下)
瑞典:450
芬兰:400--450
瑞士:450
前南斯拉夫:250--450
荷兰:500
日本:200--400
澳大利亚:430
韩国:320
马来西亚:300--450
阿尔及利亚:500
缅甸:350
泰国:300
菲律宾:250
中国香港:300--430
中国澳门:400
中国台湾:250--500
德国:500
英国:450
法国:400--450
加拿大:450
比利时:385(体重×7.5毫升以下)
瑞典:450
芬兰:400--450
瑞士:450
前南斯拉夫:250--450
荷兰:500
日本:200--400
澳大利亚:430
韩国:320
马来西亚:300--450
阿尔及利亚:500
缅甸:350
泰国:300
菲律宾:250
中国香港:300--430
中国澳门:400
中国台湾:250--500
从上述数字看,欧美国家公民由于身高体大,每次献血量略多于亚洲公民。就亚洲人而论,每次献血量400毫升也只占全身血量的10%左右。对于用血的患者来说,血液来自同一个人就比来自两个人的血液更安全。
关于献血年龄的确定,很多国家都做过科学的论证。青年男女在青春期以后身体发育比较迅速,身体对铁的需求量也大,由于献血而使青年人身体缺乏足够量的铁是不应该的,所以规定献血年龄的下限不应低于16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尤其中老年更为明显,并且血红蛋白水平从65岁以后逐渐下降。由于这些原因一般把献血年龄的上限定为70岁。我国献血法规定的献血年龄为18—55。
关于献血年龄的确定,很多国家都做过科学的论证。青年男女在青春期以后身体发育比较迅速,身体对铁的需求量也大,由于献血而使青年人身体缺乏足够量的铁是不应该的,所以规定献血年龄的下限不应低于16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尤其中老年更为明显,并且血红蛋白水平从65岁以后逐渐下降。由于这些原因一般把献血年龄的上限定为70岁。我国献血法规定的献血年龄为18—55。
下面是部分国家和地区对献血年龄的规定(岁):
世界卫生组织:18--65
美国:17--65
加拿大:18--65
英国:18--65
德国:18--65
瑞士:18--60
日本:18--65
新西兰:16--65
塞内加尔:18--50
前南斯拉夫:18--65
澳大利亚:16--65
韩国:16--65
中国香港:16--?
中国澳门:18--?
中国台湾:17--65
世界卫生组织:18--65
美国:17--65
加拿大:18--65
英国:18--65
德国:18--65
瑞士:18--60
日本:18--65
新西兰:16--65
塞内加尔:18--50
前南斯拉夫:18--65
澳大利亚:16--65
韩国:16--65
中国香港:16--?
中国澳门:18--?
中国台湾:17--65
·各国献血标语口号
捐献血液,拯救生命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协会
一点热血助他人,一颗爱心好精神 中国香港
献血是爱·是勇气·是关怀 日本
血,人们昼夜都需要你 卢森堡
您将为他们的崇高行为而认识他们 西班牙
给一点你的血,救一条命 尼加拉瓜
献血拯救生命 泰国
手术、血、兄弟 菲律宾
一人为众人 瑞士
您能为您的同胞作出的最大奉献是拯救他的生命 印度尼西亚
为了救命请献血吧 德国
光荣属于献血者 前苏联
活着的人都要献血 澳大利亚
捐献血液,拯救生命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协会
一点热血助他人,一颗爱心好精神 中国香港
献血是爱·是勇气·是关怀 日本
血,人们昼夜都需要你 卢森堡
您将为他们的崇高行为而认识他们 西班牙
给一点你的血,救一条命 尼加拉瓜
献血拯救生命 泰国
手术、血、兄弟 菲律宾
一人为众人 瑞士
您能为您的同胞作出的最大奉献是拯救他的生命 印度尼西亚
为了救命请献血吧 德国
光荣属于献血者 前苏联
活着的人都要献血 澳大利亚
国家的青年——明天的献血者 希腊
今天您献血,明天救你命 埃塞俄比亚
今天您献血,明天救你命 埃塞俄比亚
此外还有一些广为流传的鲜血标语口号
用你深似海的爱去帮助孩子吧
感谢您献血
为了大家不论何时何地
献血!从我做起,从你做起
谢谢!你的献血,为了美好的明天
献血救人
您的血就是他人的生命
鲜血战胜死亡
血,生命的源泉
莫迟疑,今天就做献血员
献血者的称号是终生的荣誉
感谢您献血
为了大家不论何时何地
献血!从我做起,从你做起
谢谢!你的献血,为了美好的明天
献血救人
您的血就是他人的生命
鲜血战胜死亡
血,生命的源泉
莫迟疑,今天就做献血员
献血者的称号是终生的荣誉
(待续)